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有哪些原因
朋友们好,本篇文章的主题是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有哪些原因和的内容分享,感谢您的关注,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吧!
本文目录
体育直播网站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体育资讯、享受体育盛宴的重要途径。体育直播网站乱象频发,不仅损害了观众利益,也影响了整个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。本文将深入剖析体育直播网站乱象的成因,探讨其带来的影响,并提出相应的对策。
一、体育直播网站乱象的成因
1. 监管缺位
体育直播网站乱象的首要原因是监管缺位。在我国,体育直播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,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,进行非法直播、盗播、侵权等行为。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滞后性,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,使得乱象愈演愈烈。
2. 盈利模式单一
目前,我国体育直播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为广告、会员、付费直播等,这些模式容易导致网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,而忽视内容质量,甚至出现虚假宣传、虚假广告等现象。部分体育直播网站为了扩大用户规模,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,如盗播、侵权等,进一步加剧了乱象。
3. 技术门槛低
体育直播网站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,导致一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团队和个人进入该领域,从而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。这些团队和个人往往缺乏版权意识,容易进行盗播、侵权等行为,使得乱象丛生。
4. 用户维权意识淡薄
部分观众在遭遇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时,由于维权意识淡薄,选择忍气吞声,导致不法分子更加猖獗。一些观众对体育直播网站的乱象视而不见,甚至积极参与其中,使得乱象愈演愈烈。
二、体育直播网站乱象的影响
1. 损害观众利益
体育直播网站乱象导致观众无法正常观看心仪的比赛,甚至遭受侵权、盗播等行为。这不仅损害了观众的权益,也降低了观众的观看体验。
2. 影响体育产业健康发展
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扰乱了体育产业的正常秩序,使得合法经营的企业面临生存压力。乱象还导致体育赛事版权价格虚高,不利于体育产业的长期发展。
3. 侵蚀国家文化安全
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涉及大量盗播、侵权行为,严重侵蚀了国家文化安全。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体育赛事资源,可能导致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受损。
三、对策与建议
1. 完善法律法规
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体育直播市场的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体育直播网站的经营范围和责任,严厉打击违法行为。
2.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
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,确保体育直播网站具备专业能力,降低侵权、盗播等行为的发生。
3. 加强技术手段
体育直播网站应加强技术手段,如引入版权保护技术、加强内容审核等,从源头上遏制乱象。
4. 增强用户维权意识
通过宣传教育,提高观众的维权意识,引导观众积极举报侵权、盗播等行为。
5. 强化行业自律
体育直播行业应加强自律,建立健全行业规范,共同维护市场秩序。
体育直播网站乱象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一大隐患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观众等多方共同努力,完善法律法规,提高行业准入门槛,加强技术手段,增强用户维权意识,强化行业自律,从而推动体育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网络直播行业兴起,发展前景被人看好,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
原标题:2019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呼吁国家立法规范健康有序发展
网络直播乱象仍然存在
近日,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委在其官方微博上喊话斗鱼,希望斗鱼能够“严守平台内容安全生命线”。
事件的起因,是明星陈冠希带孩子逛街时被斗鱼某主播进行直播,陈冠希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其与家人的隐私权,对此非常不满从而怒斥该主播。
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委发文指出,该事件充分暴露出斗鱼在内容监管方面的不足与缺陷,同时也体现出斗鱼应对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承担更大的责任。
这几年,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,网络直播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已大量减少。然而,侵犯他人隐私、打色情擦边球、传播低俗信息等乱象仍然存在。
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近日在接受《法制日报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现在的网络直播乱象与前几年相比有着很大不同,与前几年的涉黄涉暴等违法违规行为相比,现在更多的是侵犯他人隐私、宣扬封建迷信、传播低俗文化等乱象。
“网络直播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,不能挑战公序良俗。对此,有必要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规范,在对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界定的同时,设置不得违反公序良俗的兜底条款,推动建立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行为规则。”朱巍说。
打“擦边球”低俗现象仍存在
4月8日,四川荣县公安发布通报称,2018年以来,唐某某(女)为博取眼球、增加粉丝和视频观看量,在农田中拍摄穿着鲜艳暴露、佩戴红领巾的捕鱼视频,以“宜宾盈盈”账号在某直播平台先后上传剪辑后的视频,视频播放量高达300余万次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,警方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十二日并处罚款一千元,责令其删除相关视频。
在朱巍看来,该女主播所做的事情,正是当前网络直播中最常见的乱象之一——传播低俗文化。
朱巍认为,随着近些年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大,违法违规的现象已经基本在网络直播中消失,但更多的是开始打“擦边球”。
“像女主播衣着暴露戴红领巾捕鱼这种低俗行为,在网络直播中比较常见。事实上,这种现象几乎从网络直播出现时就已存在,与色情等违法行为相比,这种行为主要是违反公序良俗,更多是处于一种比较隐晦的灰色地带。”朱巍说。
事实上,监管部门对于网络直播乱象的整治早已展开,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。
2016年12月1日,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正式施行,对网络直播平台的主体责任、用户准入审核要求、黑名单通报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。
同时,相关部门依然保持对网络直播乱象的高压态势。
4月9日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,近日,为严厉打击传播低俗信息行为,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。
此次专项行动于2019年4月启动,将持续开展8个月,综合运用行政管理、行业规范、道德约束等多种手段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重点清理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夹杂淫秽色情信息内容;以“性”为卖点,不适合传播的内容;宣扬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;网络恶搞、调侃等迎合低级趣味的内容;宣扬暴力、血腥、恐怖、残酷的内容等。
小直播平台仍然乱象丛生
而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,也给直播行业带来一定冲击。2019年1月15日,抖音总裁张楠公布了抖音的最新用户数据,截至2019年1月,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突破2.5亿,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。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》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2月,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.97亿,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,用户使用率为47.9%,较2017年底下降6.8个百分点。预测2019年中国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可能有所下降,部分流量转至短视频,2019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将在3.9亿人左右。从体育、游戏、真人秀、演唱会四个细分内容领域来看,游戏直播用户使用率基本稳定,体育直播用户使用率略有下降,演唱会、真人秀直播用户使用率分别下降6.2、8.8个百分点。
2017-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统计情况
数据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2017-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各领域使用率统计情况
数据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
而未成年少女怀孕、衣着暴露与搔首弄姿、公然调侃国歌……为了争夺巨大的市场,在过去几年时间里,网络直播平台可谓是“机关算尽太聪明”,放任主播以一种低俗乃至违法违规的行为来吸引粉丝。
然而,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,终究是“反误了卿卿性命”——近年来,国家网信办接连重拳出击,近百家直播平台因内容涉嫌违规而被监管叫停。而且,整顿的风暴依然在持续,针对网上低俗信息的专项整治已经开始。
除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治,网络直播平台也在洗牌
艾英咨询合伙人丁洁认为,在过去几年时间里,一些正规守法的平台通过发展线下或者和体育、电竞等行业捆绑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渠道,也有平台试图通过黄色内容吸引流量,后者肯定是不会长久的,是平台管理者短视且不计后果的手段。过去这两三年时间已经证明,不法平台已经被淘汰。未来,直播平台会继续洗牌。
如今,经过外部整治和内部革新的网络直播,基本完成了从“蛮荒的上半场”到“文明的下半场”的过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网络直播正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好,但一些阴暗的角落仍然存在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认为,经过多轮治理,国内主流直播平台在主播管理、内容把关、现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查自纠规则,但一些隐藏在互联网世界角落里的小直播平台仍然乱象丛生。
田丰指出,小直播平台大都是通过非正规手段、地下运营的“黑直播”,主要使用论坛评论区、弹出式小广告以及部分非法网站来传播,在直播内容上没有底线,尤其以淫秽、色情、裸露内容居多,在直播形式上甚至出现明令禁止的“一对一”直播形式。
然而,由于运营成本低、流动性强、匿名性等原因,对小直播平台进行治理难度非常大。
“这些现象也说明,网络直播从乱向治的过程,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不是靠单方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,而是需要靠监管部门、直播平台、网络主播等各方主体的合作。”朱巍说。
立法应对禁播内容进行列举
对于网络直播中存在的低俗行为等乱象,专家建议立法进行规范。
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张鹤认为,网络直播空间虽具有个人属性特征,但是互联网也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间的属性。因此,坚守法律底线和遵守公序良俗,应当成为网络直播中最基本的常识。
张鹤建议,在立法时,对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实施以来的经验加以总结,采取列举式将法律禁止直播的内容、行为等具体化,从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。
广东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陈一天认为,除了对法律禁止的网络直播行为进行列举,还应设置兜底条款。
谈到网络直播,陈一天对“两主播直播在宜家过夜”事件记忆犹新。
2016年12月的一天晚上,一男一女两名主播进入北京市四元桥的宜家商场,直播挑战“在宜家过夜”。两人藏在衣柜里,试图直播在宜家过夜情况,不过很快被商场的安保人员发现。
在陈一天看来,两主播之所以会实施“宜家过夜”行为,在于该行为违反了常理和通常的认知,会产生吸睛的效果,虽然并未明确违反法律规定,最终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,但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应当被提倡和仿效的,因为他们违背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基本合同习惯,违反了善良风俗。
陈一天认为,直播是新鲜事物,其行为规范难以为过去的法律所涵盖。而且,违法侵权行为的种类难以穷尽式列举,因此必须要有“不能违反公序良俗”作为兜底条款,即不能违背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基本要求,否则就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“互联网是自由的,但这种自由不是没有界限,而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政策。网络直播同样如此,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,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,不能违反公序良俗。”朱巍说。
朱巍认为,立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,就是为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方向和指引。
“在网络直播乱象的治理中,平台的审核非常重要,这就要求平台的人工智能算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。法律要告诉平台,哪些东西是违法的。当然,这个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,但却需要做下去。”朱巍说。
感谢您的耐心阅读,关于体育直播网站乱象有哪些原因和的讨论到此结束!